海淀四名校下月可跨校选修课(图)
在由市政协科技委员会、市科协联合举办的2012年科技论坛上,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提出建议,应尽快开辟各类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验“特区”,从而改革单一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机制和多元的升学机制。她介绍,作为海淀区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究项目,海淀四名校下月将可跨校选修课。
刘彭芝在发言中指出,中国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从起步阶段就比美国晚了10年,他们从小学就开始抓起,而以往我们则是到大学才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
就此,刘彭芝建议,在推进教育均衡的同时,必须重视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为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开辟“特区”,建立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验基地。应在部分省市选定一些已有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经验、项目的中小学校,采用试点形式建立实验基地。政府出台政策,允许基地在一定区域内鉴别、选拔智能超常儿童,允许采用灵活学制、自主设置课程、编写教材,在教学方式、评价机制、升学途径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索与改革。
同时,还应建立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联合体。先在少数城市选择几所学校建立早期培养联合体。融合几校师资、设备和社会资源,在管理和教学层面协同创新,选取科技、人文、艺术、体育等领域作为研究课题,探索创新后备人才的选拔、测评和培养。
作为海淀区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究项目,人大附中与清华附中、北大附中、首师大附中合作,建立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四校学生跨校选修课程及学分认定,促进了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刘彭芝透露,建成跨校选修网络平台,实现了四校课程的在线直播、点播、课后辅导等功能。教师可以在网上授课、辅导、备课;学生可以在线选课、学习交流、获得互认学分。有了这个合作平台,四所学校的特色课程就可以进行整体构建,实现共享,还可以成立跨校的学生课题研究小组。目前,网络平台提供的跨校选修课有10门,授课教师与外聘教授50余人。9月份,这个平台将向四校全体学生开放,近万名学生可进行跨校网络课程学习。
海淀四名校下月可跨校选修课(图片来源于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最新资讯
-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2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3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4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5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6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7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8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9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 10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